暗体_第312章 极地疑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2章 极地疑云 (第1/5页)

    尽管人类对大洋洲三处沙漠地带的气候及生态环境的改造已初见成效,一个集农田、草原、林地和湿地互相交错的环境优美之地就此诞生,但淡水资源的缺乏,仍限制着该区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整个改造工程仍有45%的区域未完成改造,主要原因就是淡水资源出现了巨大的缺口,已完工的部分耗费掉了约90%的淡水配额,尤其是农业和畜牧业用水用量惊人。

    为了满足近90亿人的粮食和rou类供应,整个改造计划中的近3成的面积被开辟为农田和草原,两者的日均用水量占到了海水淡化工厂日产出量的40%强。

    加之城市居民用水和工业用水,即使2.33万余座大型海水淡化工厂满负荷运行,也无法缓解日益增长的用水缺口。

    目前在建的超大型海水淡化工厂因环境问题和占地因素被紧急消减至500座,根据相关部门日均用水量的动态模型显示,即使这500座超大型海水淡化工厂全部投入使用,仍不能满足当前的用水需求。

    淡水资源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所改造区域,完全实现可持续自给型生态圈的形成,目前能形成上述功能的区域仅限于所植林地等一小部分。

    根据整个“新世界”计划,若想完全实现人类所辖区域的可持续自给型生态圈的建设,需将未完工的55%的区域全部改造完成。

    完成这一工程所需的用水量大得惊人,相当于再建5.6万座超大型海水淡化工厂,这对环境和用地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放弃原比建设更具有实际意义。

    迫不得已,人类将目光投向了近在迟尺的南极洲,这里巨量的远古冰架能为人类提供急需的、源源不断的淡水供应。

    但残酷的事实又一次将人类从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