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  (第3/4页)
    ……怎么感觉你怪不乐意的?    虞璁挠了挠下巴,隐约看出来这徐大才子似乎并不兴奋啊。    这要是严嵩被私下邀进乾清宫里,恐怕当天下午就能把青词递过来。    徐阶兴趣缺缺的又回答了他几个问题,便请辞告退了。    皇帝大人要了碟桃子切块,边吃边纳闷哪儿不对劲。    不过说到这姓徐的,他突然又想起一个人来。    虞璁啃着桃子,心想自己这穿个越,玩的跟卡牌收集游戏一样。    “阿彷,你听说过徐渭、徐文长这么一个人没有?”    整个大明朝,真正令后世铭记的大才子,只有三人。    撰写的解缙,被放逐流亡的杨慎,和这既能画作诗文,又能行军奇谋的徐文长。    三个人里,他嘉靖朝独占两人。    正可谓是天命所归。    第13章    陆炳把宫里上下人的名字想了一通,思考道:“好像有个小太监,叫这个名字?”    那绝对是重名。    在虞璁的印象里,徐文长跟着胡宗宪抗倭多年,似乎跟嘉靖皇帝本身没有什么交集。    而按照历史定律,但凡这种在艺术文学上造诣颇深,又没有当官的,多半是考不上进士。    按照徐渭的才学,考个秀才总是有可能的吧。    “这样啊……算了。”虞璁趴在桌上,开始回忆这徐大才子是哪里人。    现在虽然河套一带还在鞑靼的手里,但是鞑靼的动乱还没有正式展开,就算要打仗,也得等个十年。    这十年里,所有的英才都应该归位回京,成为他的得力战将。    那么问题来了——应试教育害死人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