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当为太子 甘为利剑  (第1/4页)
    “扩儿,你变了!”    孝宗并不知道顾承发现了什么,他看着这个三年未见的孙儿,脸上也是十分惊异。    他是极不喜欢赵扩的懦弱无能的,认为皇位不能交托到这种人手中,所以当内侍通报嘉王要来请安时,险些以为耳聋听错。    没想到赵扩真的来了,而且一入殿就是龙行虎步,英气逼人,行至眼前,更有一股渊渟岳峙的非凡气度。    “莫不是金玉其外?”    不过恶感一旦形成,想要改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孝宗很快开始考校。    顾承对答如流,对庙堂时局,政事处理,侃侃而谈。    他在仙武三国时,本就是作为太子培养,得了大儒教导,来到大宋又有黄裳半年毫无保留地传授,再加上来自于后世的先知先觉,若是不能发表一些真知灼见,那才叫奇怪。    孝宗越听越惊,越听越喜,最后干脆起身,来到顾承身前,盯着他道:“那你对于北伐攻金,复我河山,有什么见解?”    孝宗一生唯一的污点,或许就是不听大臣劝解,执意北伐,最后虽未战败,却被逼和,还签下了耻辱的条约。    所以主战派的孝宗问出这个问题,已是最后的考验。    顾承沉默下来,片刻后反问道:“皇祖父认为我大宋军力,比之唐时如何?”    孝宗眉头一扬,毫不迟疑答道:“自然强之!”    别觉得这话好笑。    在后世看来,唐强宋弱似乎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毕竟宋朝重文轻武,可真正翻开史书,两朝对比,就能发现唐朝对外战争胜的少,败的多,反倒是宋朝胜的多,败的少。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很简单,唐朝的战事,三攻高丽,灭之,反击突厥,灭之,过程虽然曲折,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