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藏_第五百八十七章 宣德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七章 宣德炉 (第6/7页)

经四炼,而宣德炉却是要经过十二炼。

    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经过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极品铜香炉终于制作成功。

    这批红铜共铸造出三千座香炉,因为材质的原因,以后再也没有出品,宣德帝见到这批自己亲自过问的香炉,每只均大气异常,宝光四射,很有成就感,于是将这些香炉大部分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

    按理说烧制了三千多件宣德炉,后世应该保存下来不少,毕竟这东西是金属制造的,不像瓷器字画那般脆弱,但事实却恰好与之相反,正因为它是金属制造,才历经了许多磨难。

    宣德炉经历的第一个劫难,就是来自崇祯铸钱,崇祯是明朝最后一朝,内优外患,连年战争,国库空虚,崇祯曾将内府库藏的历代各种铜器,全数发给宝源局,拿去熔铸钱币,其中包括上古三代及宣德年间的铜器。

    宣德炉的第二个劫难,则是来自清朝咸丰年间,那时的清朝亦是内忧外患,国库空虚,为了发行钱币,咸丰皇帝不惜把皇宫、内廷保存的各种铜器,包括皇室历代旧藏的铜炉、薰炉、铜龟鹤等,毁掉用以铸钱。

    而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做枪炮缺乏铜料,于是在我国各地搜集铜器,熔化后改做枪炮,像是北京大慧寺内正殿原有高达十几米的铜观音像,在民国时期被日本人毁掉,换成了木制观音像即是一例。

    经此三次大的劫难,皇宫流传下来的宣德炉,几乎是绝迹了,而在民间,宣德炉同样也没能逃过大劫,不过那是解放后的事情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