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3  (第3/4页)
什么?你们是读书人,你们是大清的未来——都来说一说?”    学子们纷纷抢答。    “孝道。”    “医理、命理、地理、法理。”    “修己成人,修己安人,修己善群。”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兴教化、知行统一、见贤思齐。”    “…………”    都是士人,或者说是华夏士大夫文化的道德要求里的“贤良”。弘星听着,微笑。    “朕六岁生辰收到一份礼物,听到一个故事。    干将和莫邪两夫妻是着名的铸剑大师,千锤百炼的锻造制作出无数把锋利的宝剑,可他们并不满足。    他们纯粹、专注且热忱,他们对自己的手艺精益求精,他们的追求是铸造出更好的宝剑。终于有一天,他们领悟了,心有灵犀、默默不语,按照以往的方式开始打造宝剑,当宝剑即将出炉时,纵身一跃,一起跳进铸剑池……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锻造一对绝世名剑。”    沉默中,没有人说话。    这里是国子监,大清士族的最高学府,天然地看不起,鄙视匠人。    弘星嘴角上挑,眉眼带笑。    “都对。‘仁义礼智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对每一个人的基本要求,不论男女老少,不论身份地位。    朕记得,立冬那天,贤良祠里头一个个忠臣良将,汉白玉盘龙柱下方的碑文上,潮白河的二十五万亩良田,以及他们的主人;大石碑上那些无法留下名字的英雄们……    很多很多的,所有的大清人……”    所有的大清人,都是大清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