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四章 童谣 (第5/6页)
这时突然出现在紫禁城,应该就是来给自己传旨的,当即随了张进忠过去,直到一处僻静的门房之内,张进忠也让阮元对着圣旨下拜,道: “奉上谕,阮元调补漕运总督,其工部右侍郎之职,由原漕运总督许兆椿补任。阮元接旨之后,先将国史馆史稿、文颖馆文稿上呈馆内,随后赴承德见驾,待见驾之后,再赴天津与许兆椿交办漕运之事,不得有误,钦此!” 阮元听了诏旨之后,心中竟也忽然多了一丝轻松之感。 这漕运总督,乃是明朝中叶因漕粮北运形成之职,明初永乐皇帝定都北京,便即定下南方漕粮经大运河北运之制,并设立漕运总兵一员,坐镇淮安督办漕运。但后来因漕运多需与沿漕诸省交涉之故,颇有文官介入,终于在景泰年间,明朝正式设立文职的漕运总督,一并驻于淮安督办漕运,漕督之制方才定下,清代已无漕运总兵,只是漕运总督麾下保留了一只千余人的绿营军,称为漕标。但明代漕运总督又兼凤阳巡抚,清时漕督不涉地方政务,只养廉名位,同于巡抚。其官职全称为“总督淮扬各处地方提督漕运海防军务,兼理粮饷”,可见其职能颇广。 所谓漕粮,即沿漕沿江各省,每年需要定期向中央缴纳的粮食赋税,这时有漕赋直省共有八处: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因河南漕粮由山东代运之故,此时“八省漕粮”与“七省漕粮”均为通用称谓,一年需运送的漕粮,一般认为有四百万石。漕督不仅需要在淮安对漕运船只居中调度,也需要亲自跟随漕船北上天津,却也颇为辛苦。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