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六章 漕运的太平 (第3/6页)
县孤城,这样看来,他们败亡无日了!既然阮漕帅已经回了淮安,那自可安享淮南太平,再不用担心北面贼寇为乱了!” “百中堂,如此之事……那所谓贼人,毕竟大半都是百姓,况且其中被贼人裹挟的良民,自也不会少了。若是能够招抚,还是应该以抚为上啊。”阮元却也不愿这场战事多所伤亡,便对百龄答道。 “阮漕帅,这其中的道理,我又怎能不懂呢?”百龄依然在言语之上寻着主动,道:“贼人之事,要在剿抚并用,一味用兵不可,一味招抚亦不可,想当年阮漕帅清剿蔡牵,我招抚张保仔,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嘛?阮漕帅,其实最近这几日,我和黎总河、朱中丞,二位藩司也都商议过了,既然江苏今年尚属太平,那自然应该对河南主动施以援手,出资补助军用才是。我等联名出捐的折子,都已经拟好了,就等阮漕帅了。怎么样,阮漕帅可愿与我等一同捐资,以助军用啊?”清时江苏有八府二州一厅之地,人口繁多,又是财赋重地,是以乾隆时在江苏加设江宁布政使,与江苏布政使一道掌管江苏全省钱粮,故而百龄有“二位藩司”之语。 “百中堂一片好意,下官心领了。”阮元也向百龄回拜道:“不过助捐之事,倒是下官冒昧了,下官南归之际,便即向皇上上奏了此事,如今下官已出捐了一万两银子,数日之前,便即上交河南藩库了。这一次劳烦百中堂过问此事,却是下官未能及时上报了。”阮元也向百龄答道。 “阮漕帅,您又客气了不是?这助捐之事,本就是力所能及者为之,既然阮漕帅已经出捐,那我等便各自上奏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