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一章 焦循落榜 (第6/7页)
爹也将你文章一并刻板如何?” 只是阮常生看着这本册子,一时也是若有所思。想了许久,不禁感叹道:“爹爹,焦伯伯在的时候,最喜欢和学生们讲论经术了。您说,若是焦伯伯还在这里,与他们一起编定文集,那该有多好啊?” “是啊,可里堂也有里堂的路要走啊。”阮元想着已经北上应考的焦循,未免也有些担忧:“但里堂既然已经准备好了春闱之事,还是希望他一举得中吧。”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 嘉庆七年的会试,就在这样一道四书题中拉开了帷幕,而这一年京城贡院中的国字三十五号,正是焦循。试卷下发之后,不少考生便即开始琢磨考官风气,以图迎合考官,而焦循唯独岿然不动,只以自己所思所念略加构思,便即下笔。随后五经文、策论,自也如行云流水一般作答了下去,眼看试卷所问,自己俱皆熟稔,笔下所言也是清楚流畅,文笔兼备,焦循也不禁畅想起了自己进士及第的样子。 然而一个月后,礼部的金榜之上,却没有焦循的名字。 “这、这……这是为什么……”礼部出榜之日,焦循也到了金榜之前,一个个看着榜上姓名,却无论怎么找,也找不到自己,吴廷琛、李宗昉、朱士彦、李仲昭、朱存……就是见不到焦循。 “这……这不可能啊……”焦循也不禁自言自语道。 “里堂兄,这……这也太可惜了。”焦循身旁一位友人也不禁安慰他道。这人名叫孙尔准,字平叔,也是这一科的落榜举人,因籍贯无锡之故与焦循相识,但他是乾隆朝广西巡抚孙永清之子,家世却与焦循截然不同。这时见焦循也没能考中,不禁叹道:“里堂兄,当日出考场之时,你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