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4章 自选封地(二更) (第2/3页)
星一事,有人信有人不信。然而,圣贤曰敬鬼神而远之。无论信不信,天煞孤星都不能进入皇宫。万一危害到陛下的安危,张大人,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陛下若是有事,你们张家全族都得陪葬。” “荒谬!你怎知叶慈会危害到陛下?无凭无据,空口说白话,分明是造谣生事。请陛下严惩这等唯恐天下不乱之人。” “张大人莫要着急,下官虽然没有证据证明天煞孤星会祸害人,可是张大人也没有证据证明天煞孤星对人无害。 既然不能确定天煞孤星究竟会不会祸害人,安全起见,自然不能让天煞孤星进宫。万一呢?万一出了事怎么办? 下官知道张大人身为三殿下的舅舅,舅舅心疼外甥。可你同时还是朝廷官员,理应为设陛下尽忠。将陛下置于危险,你有何居心?”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因为捕风捉影的事情,就要将三殿下赶出京城,本官从未听说过如此荒唐的事情。陛下明鉴,三殿下谦逊孝顺,好学上进,实为皇子楷模。请陛下念在父子之情的份上,允许三殿下在京城开府。” 并非所有赐封爵位的皇子都会去封地就藩。 也有得宠的皇子,一直赖在京城不走的。这种情况,只要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不上什么大事。 去封地有好处,但坏处也很明显,远离朝廷中枢,远离皇帝,也就意味着远离了权利中心。 这对于有抱负想要上位的皇子来说,简直是致命的打击。 你连权利的边都摸不着,在朝堂一年一年下来人脉也没有了,又如何能指望朝臣支持你上位,皇帝惦记着你的好? 唯有留在京城,才有机会在皇帝跟前刷存在感刷好感,才有机会拉拢朝中文武大臣替自己张目。 “三殿下若是真孝顺,就该自请出宫离京,而不是留在宫里。他一日不出宫,天煞孤星迟早要上京城完婚,届时如何是好?一想到陛下或许会被天煞孤星妨碍,臣忧心如焚,寝室难安。” 臭不要脸! 张培申吹胡子瞪眼,这是要逼死三皇子殿下的节奏啊! “陛下” “张爱卿不要再说了,你的心意朕都明白。事关三皇子,朕自有主张,尔等不要过分。” 元康帝打断了这场争论,却无法斩断这件事继续发酵,酝酿。 朝议结束,官员们纷纷上本,就一个主张,请元康帝赐封三皇子,三皇子尽早就藩。 奏本一箩筐一箩筐被送到宫里,送到元康帝的跟前。 元康帝随意翻看了几本,便丢下了。 “他们是在逼迫朕啊!” 言语中却毫无被逼迫的愤怒,唯有轻描淡写。 方内监轻声说道:“百官都是在为陛下着想。天煞孤星一事,老奴以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凡事就怕个万一。” “当年为叶慈批命的道士,找到了吗?” “回禀陛下,叶家人说当年批命的是个野道士,路过侯府门前。那会正值侯府风雨飘摇之际,野道士几句话术就拿捏住了年轻的苏氏,之后叶慈就得了个天煞孤星的名声,被送往云霞山。这姑娘也是命大,竟然活了下来,据说活得还挺好。当然,叶慈能活下来,青云子居功至伟。” “还没有青云子的下落?” “目前还没消息。叶慈赐婚给三殿下,此事已经传遍天下。青云子若是听到消息,如果他真心疼爱叶慈,应该会回一趟云霞山。” “修道之人,恐怕没那么在意师徒情分。更何况叶慈并没继承衣钵,连基础道行都没有。” 元康帝轻视叶慈,因为叶慈就是个挂名道士,什么本事都没有。 他若是青云子,也不会重视这样一个天赋平平的弟子。 “你说康兴发是不是被叶慈克死的?”元康帝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