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间绝色反派爹 第196节 (第2/3页)
额上书“蒸蒸日上”四个楷体大字,正是自己当日为换取银钱所提。 他记得清清楚楚,当时老板给了他三百文的报酬,让他有路费可以中途多回家一次,顺便还能有钱给钰哥儿买了甜甜的松子糖。 儿子小心翼翼的把松子糖塞进嘴巴里,大大的眼睛慢慢亮起来,像是在惊叹松子糖的美味,又搂住他的脖颈把头埋进他的颈窝里,奶声奶气道:“爹真好,喜欢爹。” 他还给云娘、大姐和娘买了桃木簪,给兰姐儿买了绢花。 那时候的云娘很容易就满足,一支小小的桃木簪也值当得她特意跑出去显摆一遭,回来对自己说,“夫君买的簪子好看哩,她们都说府城里的东西就是比咱们小地方的强上许多,夫君对云娘真好。” 无法形容那种被需要的感觉,大概就是为人父为人夫的快乐吧。 “老陈,快停一下车。”耳旁响起儿子的吩咐声,打断了周二郎的思绪。 “爹,我想尝尝这家的rou包子。”周锦钰眨着眼问父亲,他的眼睛更多遗传了萧祐安,并不似周二郎的凤眸细长冷感。 你说他是多情的桃花眼吧,他又有着杏眼的圆润无辜,笑起来的时候自带鲜活可爱的氛围感,讨人喜欢。 周锦钰想要吃个包子也要习惯性先请示一下自己爹,对周锦钰来说,这叫策略。 他已经摸透了爹的脾气,小事儿上多请示,大事儿偷摸干,爹没意见的必须要请示,爹有意见的绝对不能让他知道。 周二郎亲自下车去帮儿子买包子。 他的气质与十年前清秀腼腆爱脸红的书生相去甚远,包子铺老板未曾认出他,只是觉得眼前的贵人举手投足都透着不一般。 各种馅料的包子每样几个,按客人的要求装进提篮里,恭恭敬敬递过去。 周二郎往他手上放了一锭银子,道:“不用找了。” 在包子铺老板的连声道谢中,周二郎抬头看了一眼“蒸蒸日上”的匾额,转身离去。 白嫩宣软,皮薄馅儿大的rou包子,咬一口,热气腾腾的汤汁在唇齿间溢出,并非味道有多鲜美,周锦钰什么好东西没吃过,他吃的更多是一种回忆。 以往被大姑领着来府城看爹,每次大姑都给买包子吃,因为又省钱又解馋还能管饱。 “爹,你也尝尝。”周锦钰故意把自己咬了一口的包子,递到周二郎眼前。 周二郎满脸嫌弃的推开他手,“没大没小,成何体统!” 周锦钰哈哈大笑,笑着笑着,他又忍不住有些感慨和委屈,道:“钰哥儿同爹之间越来越像上下级的关系了,每天要请安,开个玩笑就被爹斥责没大没小不稳重,有时候真怀疑爹是不是只疼爱小时候的钰哥儿,钰哥儿长大了,就招爹厌烦了。” 周二郎揉了揉眉心:臭小子胡说些什么。 事实上并非如儿子所说,他不是不疼爱儿子,不要说才十二岁,就算一百二十岁在他心里也一样是自己孩子。 只不过他发现儿子越大越不好控制,阳奉阴违的事做的不要太多,他几次想要戳穿儿子,但看到孩子瞒过自己那得意的小样儿,他又不忍心。 只要不是什么触犯禁忌的事,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糊涂了。 如此情形,他若是再与儿子嬉皮笑脸,小孩儿心里哪还有个“怕”字。 再者,他年岁渐长,哪能还像年轻的时候同孩子没大没小,爹没有当爹的样子,儿子没有当儿子的样子,成何体统! 第230章 正文完 近乡情更怯。 马车拐到进入周家庄的那条小路上,周二郎忍不住下了车,周锦钰陪着父亲一块儿下来。 眼前这条路,周二郎在求学路上往返过太多次,那时候老爷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攒够钱买头驴,能够接送在镇上求学的儿子。 十几里路,小小的孩童,披着星星走,又载着月亮归,无论酷暑严寒,这一走就是七八年。 后来又跑去县里读书,跑去省城读书,依然还是在这条路上奔波往返。 二郎这一带头儿下车,除了老爷子老太太,身后一众家眷都跟着下了车,周凤英与郝有财夫妇,兰姐儿俩口子。 周二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